2015.06.22 - 今天《星洲日報》副刊的封面故事,是阿賢(楊佳賢)的專訪。5個小時的面談、數天的埋頭整理,我不斷重溫、感觸、反思⋯這是一門關於生命關於學習關於感受的課,謝謝阿賢,也謝謝這個機緣巧合。
以下摘錄阿賢說過並令我深深觸動的話:
# 推翻自己推翻到零再重新創作的過程中,就是一種生命活著的最好狀態。
# 不要有固定建立起來的形象,更不要形塑自己就只能是這樣。
# 唯有不斷推翻自己的慣性,才能深化追求,覓得更自我的價值。
# 每個當下都是百分百投入,不就是一種過生活最好的狀態嗎?
# 別人對我們的褒貶評價,其實跟我們是無關的。每個人都照主觀價值去評價,很少人能夠站在客觀的事實或條件中去判斷。因此,何必糾纏?須知,糾纏的一切最終會回到自己身上。
# 把自己的喜好活成了一種權威,是對別人的食物與生命的不尊重;你可以不喜歡,但你必須尊重。
# 我們一直不斷在為各種限期在趕時間,所以沒時間運動、睡覺、好好跟父母聊天。事實上,生命也是有限期的,但我們往往視而不見。
(千言萬語突然不知從何說起,阿賢是名太值得學習的對象。他說:沒有一種歲月是白過的,而每一種經歷,都是為了成就更好的我們而存在。嗯,受教了。再看一次自己的文字與回味專訪的點滴,還是很悸動。好好感受,然後,抬頭繼續往前走,要用心、要努力、要加油 <3 )